浙里建平台的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改革背景与成果
数字化改革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浙里建(工程建设现场管控)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我省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中,省建设厅紧密围绕省委的总体要求,成功开发出全省一体化的浙里工程建设现场管控应用。这一应用不仅建立了有效的协同治理体系,还涵盖了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等多个核心需求场景。通过梳理各参建单位和监管部门的共性需求,以及集成多项应用功能,如工程图纸在线管理、质量协同监控等,实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同时,这一改革举措也为我省建筑业带来了系统性的变革,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 浙里建平台功能介绍
通过“浙里建”平台,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综合时间可缩短约80天,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2万。这一平台不仅涵盖了工程图纸在线管理、质量协同监控等功能,还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 系统性变革与行业创新
“浙里建”平台的建设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通过协同治理和全方位监管,全省20540个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部贯通,覆盖所有市、县(市、区)。这一系统性的变革推动了项目的创新发展,为建设企业减轻了综合负担约30亿元。同时,平台的应用案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2022年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数字政府创新成果(卓越贡献类)。
02健康安全返校指引
▲ 师生健康监测要求
随着返校日期的临近,为确保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我们特此提醒大家进行为期14天的健康监测。请各位师生每日按时填写“健康上报”表格,如发现身体异常,务必及时上报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诊疗,同时暂缓返校。
▲ 寒假及暑假旅居史注意事项
寒假期间,若师生及其共同居住者曾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应自觉向所在社区报备,并严格遵守社区的管控措施,待符合返校条件后方可返校。暑假期间,若师生有出省旅居史,建议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确保持有48小时内本市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校。
03浙里建平台新机制与新路径
▲ 行业监管新机制
1、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可追溯的行业监管新机制,实现“人在干、云在看”。通过“浙里建”平台,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被实时记录,企业与人员行为全程可溯,确保了行业监管的有效性。
▲ 政企协同治理模式
2、构建政企协同、高效治理的新模式,形成“10+9”的协同生产及整体治理体系。该体系汇集了参建单位、专业服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力量,共同为工程建设的安全与效率保驾护航。
▲ 数据双向赋能路径
3、探索数据双向赋能的新路径,实现“项目+金融”“项目+保险”的风险管控。通过“浙里建”平台,项目进度、施工情况、造价数据等大数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不仅为金融机构的融资风控提供支持,还能通过金融保险机构的第三方服务数据提升工程项目现场风险管控水平。
04工作成效
▲ 制度建设
在推进“浙里建”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集成改革实施意见在内的三个重要制度文件,并着手编制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编码标准》以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业务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这些制度和标准的出台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 实践成果
(1)全省20540个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部贯通,覆盖所有市、县(市、区);
(2)截至目前,已有12961家企业和75783名个人用户加入“浙里建”平台,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2万;
(3)通过“浙里建”平台,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综合时间可缩短约80天;
(4)每年为工程建设企业减轻综合负担约30亿元;
(5)我省在“浙里建”平台的应用建设案例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2022数字政府创新成果(卓越贡献类);
(6)我省在工程图纸在线场景建设方面的经验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制推广,并得到外省的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