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 | 论文名称 | 摘要 | 状态 | 类型 | 创建日期 |
---|
20 | 政策影响高职院校是否开展专业群建设以及开展的范围。2006年与2010年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虽然提出专业群这一概念,但从国家、省级地方政府随后出台的政策文本来看,建设重点在于单个专业,即开展单个专业的建设绩效评估。 | 2023-02-24 | |||
19 | “课证互融”是指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其相关标准之间的融通。课证融通涉及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协同性、多维度要素等特征。 | 2023-02-23 | |||
18 | 根据“增长极”“创新集群”“生态系统”等理论,产教融合园区是具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区域发展等功能的“资源空间聚集综合体”“产教双轮驱动共同体”“多元主体协同有机体”。 | 2023-02-23 | |||
17 |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为标准,呈现出“四个相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特征,即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现代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现代化、适应与引领相统一的现代化、协同与开放相统一的现代化。 | 2023-02-21 | |||
16 | 自2014年起,我国已经组织了3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完善。 | 2023-02-21 | |||
15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融合的共生关系,实现在区域和行业领域整体优化高校和企业的自有资源和共生资源,从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重构产业学院组织形态,就是要明确产业学院职能。 | 2023-02-14 | |||
14 | 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者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深入交 | 2023-02-14 | |||
13 | 教育数字化正成为普遍共识。以数字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呼之欲出。 | 2023-02-12 | |||
12 |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 | 2023-02-12 | |||
11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属性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开展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学主体 | 2023-02-09 | |||
10 | 聚焦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关键问题,系统论述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和人才培养路径。从国家政策引导、重大项目推动、地方和院校发展自觉角度,说明人才培养历来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使命。从类型、层次、规格三方面讨论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 2023-02-07 | |||
9 | 职业本科教育要实现稳步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当其历史使命,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套目标达成理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关键。 | 2023-02-07 | |||
8 | 突破政校行企之间的壁垒,在区域内共建专业群将成为未来专业群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优先模式。 | 2023-02-06 | |||
1134 | 工程造价控制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 2023-02-06 | |||
7 |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应从推动产业发展,深化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精准性的视角深刻认识。 | 2023-02-04 | |||
6 |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实践层面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亟待深化,包括组群底层逻辑不清晰,组群方式缺乏职教特色;群内专业建设资源整合效果不佳;专业群缺乏高效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等。 | 2023-02-02 | |||
5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话语是一个发展性、持续性的概念,基于费尔克拉夫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内容、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变迁展开研究。 | 2023-02-02 | |||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点举措,对开拓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 2023-02-01 | |||
3 |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湖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认识该法彰显的“类型化、高质量、适应性”三大价值取向,充分认识自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可观成绩、可贵经验、可嘉精神,充分认识环境力、支撑力、耦合力、内驱力、吸引力“五 | 2023-01-31 | |||
2 | 作为应用型传媒本科高校,近年来南京传媒学院在发展路径选择上侧重比较优势战略,强化特色办学、实践优先。面向新媒体、新业态、新零售的发展变化,学校主动融入数字经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主战场,以传媒行业为支点,以电商产业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突破点, | 2023-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