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965-0588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有什么区别与关联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有什么区别与关联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有什么区别与关联


《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建办标〔2020〕38号)旨在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响应改革要求,将施工过程结算计价与支付规则纳入其中,并将过程结算和期中支付并列于目录,凸显了二者在工程价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区别


(一)概念与内涵


1. 施工过程结算


施工过程结算是指发承包双方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周期,对已完工程进行价款结算的活动 。其注重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阶段性成果的全面结算,涵盖了工程量确认、综合单价调整、索赔与现场签证处理等内容,是对工程价款的系统梳理与认定,最终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结算文件。


2. 期中支付


期中支付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比例,向承包人支付已完工程价款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承包人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通常按照一定周期(如月、季度)进行,侧重于资金的阶段性拨付,一般不涉及对工程价款的全面、系统核算。


(二)实施流程


1. 施工过程结算


施工过程结算流程较为复杂,需经过多个环节。首先,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结算周期末,提交过程结算申请及相关资料,包括已完工程量报表、综合单价调整依据、索赔与签证资料等。然后,发包人在规定时间内对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过程结算协议,明确结算价款及支付时间等事项。整个过程注重对工程价款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期中支付


期中支付流程相对简洁。承包人在约定支付周期末提交已完工程量报表及支付申请,发包人审核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比例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期中支付的审核重点主要在于已完工程量的核实,对工程价款的其他方面核算相对简略,其流程更强调资金支付的及时性,以满足承包人施工资金需求。


(三)计价依据


1. 施工过程结算


施工过程结算的计价依据更为全面和细致。除了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外,还包括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索赔与现场签证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变化,是调整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同时,施工过程结算需严格遵循相关计价规范和标准,确保计价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期中支付


期中支付的计价依据主要是合同约定的支付比例和已完工程量。一般情况下,已完工程量按照承包人提交并经发包人审核确认的报表为准,支付比例则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较于施工过程结算,期中支付的计价依据相对单一,重点在于根据已完工程量和约定比例进行资金支付,对工程价款其他方面的调整和核算相对较少。


(四)法律效力


1. 施工过程结算


施工过程结算形成的结算文件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是最终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签订的过程结算协议对发承包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若后续发生纠纷,过程结算文件可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施工过程结算通过对工程价款的阶段性确认,有效减少了工程竣工结算时的争议和纠纷,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2. 期中支付


期中支付主要是资金的阶段性拨付,其支付凭证可作为承包人已收到部分工程款的依据,但对工程价款的最终认定作用有限。期中支付不涉及对工程价款的全面结算,若后续工程价款存在争议,期中支付记录不能作为确定工程最终价款的唯一依据,需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核算 。


二、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关联


(一)目标一致性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期中支付为承包人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支持,确保工程建设资金链不断裂,使承包人能够按时采购材料、支付人工费用等,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施工过程结算则通过对工程价款的阶段性确认,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工程价款纠纷,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二者共同服务于工程建设项目,促进项目的高效实施。


(二)数据相互支撑


施工过程结算和期中支付在数据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期中支付所依据的已完工程量是施工过程结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施工过程结算在对已完工程价款进行核算时,会参考期中支付过程中确认的已完工程量及相关资料。同时,施工过程结算中对工程价款的全面核算和调整结果,也会影响后续期中支付的金额和比例。例如,若施工过程结算中认定存在设计变更导致工程价款增加,那么在后续的期中支付中,发包人需根据调整后的价款情况,合理调整支付金额,以确保工程价款支付与工程实际成本相匹配。


(三)流程相互衔接


在工程价款管理流程中,施工过程结算和期中支付相互衔接。期中支付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规资金拨付方式,为施工过程结算提供了资金支付的阶段性实践基础。承包人在申请期中支付过程中积累的已完工程量确认、资料提交等经验,有助于在施工过程结算时更加规范、高效地提交结算资料。而施工过程结算则是对期中支付等阶段性资金支付行为的总结和深化,通过对工程价款的全面梳理和确认,为后续的期中支付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和指导,使工程价款管理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流程体系。


三、区分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意义


明确区分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有助于规范工程价款管理行为。施工过程结算强调对工程价款的全面、系统核算,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价款争议问题,避免争议积累到工程竣工结算阶段。而期中支付注重资金的及时拨付,保障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二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使工程价款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减少因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工程价款纠纷,提高工程价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区分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能够更好地保障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承包人而言,施工过程结算可以使其及时获得已完工程的合理价款,避免因工程竣工结算周期过长而导致资金积压,保障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正常经营。期中支付则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及时到位,维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发包人来说,施工过程结算通过对工程价款的严格审核和确认,防止承包人高估冒算,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期中支付在保障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和过度支付。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区分,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期中支付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满足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避免资金闲置。施工过程结算通过对工程价款的准确核算,使发包人能够清晰掌握工程资金的实际支出情况,合理安排后续资金,避免资金超支或不足的情况发生。同时,及时的过程结算和合理的期中支付能够促进承包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结论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在建设工程价款管理中既有明显区别,又存在紧密关联。二者在概念内涵、实施流程、计价依据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在目标、数据和流程上相互关联。明确区分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对于规范工程价款管理、保障各方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建设工程实践中,我们还应深入理解和运用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规则,不断完善工程价款管理体系,从而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AI归纳总结如下: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区别与关联总结


一、区别

1. 概念与内涵

- 施工过程结算:对已完工程进行价款结算,全面核算工程量、单价调整等,形成法律效力文件。

- 期中支付:按合同约定比例支付已完工程价款,侧重资金拨付,不全面核算。


2. 实施流程

- 施工过程结算:复杂,需提交完整资料、审核、签订协议。

- 期中支付:简洁,提交工程量报表、审核后支付。


3. 计价依据

- 施工过程结算:全面,含合同、变更、签证等。

- 期中支付:简单,主要为合同比例和已完工程量。


4. 法律效力

- 施工过程结算:高,是竣工结算重要部分。

- 期中支付:低,仅证明收款记录。


二、关联

1. 目标一致:保障工程顺利,维护双方权益。

2. 数据支撑:期中支付数据为过程结算基础,过程结算影响后续支付。

3. 流程衔接:期中支付为过程结算提供实践基础,过程结算指导后续支付。


三、意义

1. 规范价款管理,减少纠纷。

2. 保障双方权益,承包人及时收款,发包人控制成本。

3. 提高资金效率,合理安排,避免闲置或不足。


施工过程结算与期中支付的有什么区别与关联

0

0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计支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