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特大型建筑央企,中铁四局“向新而行”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装设备迭代升级。
近年来,中铁四局新增国际专利9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12项、国家级科技奖项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10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项和管理成果共计279项;获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诚信典型企业,并蝉联中国建造“铁路工程品牌企业”荣誉称号。
推动工程建造智能化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2022年3月,中铁四局管理研究院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智能化建造等相关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几年时间,一项项研发成果在中铁四局各个项目落地生根。
为实现施工构件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中铁四局早在2023年就提出了要加快落地一批工业化生产基地的目标。由中铁四局建设的广州狮子洋通道智慧梁场项目承担了管段内共计7790片箱梁的预制任务。为此,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了钢筋自动化生产线,使梁场钢筋自动化组装成型率达到80%以上,用工量减少60%以上;自主研发了智能液压模板系统,使单孔制梁周期缩短30%以上,模板共用率提升至80%以上,远期综合成本降低约25%。
中铁四局还在广深高速公路穗莞段改扩建、安盘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了多座智慧梁场、智慧钢筋加工厂,集成应用了多项首创科研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工业制造体系,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迈向工程建造机械化
近年来,中铁四局不断推动工程装备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升级,立足铁路、公路、房建等建设领域,参与研发推出了35项新型智能工装,助力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成渝中线高铁等众多重点项目跨江渡河、穿山越海;公路小箱梁钢筋骨架自动化成型生产线、公路箱梁柔性定位网加工中心等21项工装设备投入使用;柔性定位网自动加工设备获评2024年度第三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一种智能铺轨方法及智能铺轨装备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在南京宁淮城际铁路跨马汊河128米连续梁施工现场,两台6米大节段悬臂智慧造桥机严丝合缝地包裹住两岸桥梁,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操作平台让“钢铁臂膊”不断向前延伸,以10天浇筑一节段的速度,助力该连续梁按期合龙。
这台“大家伙”创新采用了新型承重杆件系统、模板系统和平台防护系统等,有效解决了传统挂篮施工中结构复杂、安全隐患大等难题,将马汊河大桥连续梁悬浇节段由16节优化调整至10节,节省模板拆装时间40小时、矫正时间6小时,缩短工期约2个月。
传统的铺轨施工现场需要由多个作业班组紧密配合,而中铁四局研发的无砟轨道智能铺轨机组,只需操作人员操控遥控按钮就能完成长钢轨的精准牵引和推送、滚筒的精确布放等工序。该组设备集轮胎、轮轨和履带走行于一体,由长钢轨智能分拣车、长钢轨智能推送车等4个设备组成,可节约辅助作业人员63%,已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当前,一幅幅“向新而行”的新图景正在中铁四局各个重点项目徐徐展开。这不仅是机器人的灵动操作,更是创新基因的赓续传承;不仅是工装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企业智慧的集体绽放。随着创新引擎的持续发力,中铁四局已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上加速奔跑。
媒体报道
中铁四局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升级还受到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